首页

女王S论坛

时间:2025-05-28 23:42:26 作者:复旦大学为120周岁庆生 校长:要为人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浏览量:67248

 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(记者 陈静)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27日举行。纪念活动期间,学校邀请了120位两院院士和文科资深教授、120位全国重点中学校长和120位校友组织代表来到复旦大学,繁荣学术、致敬学人、凝聚学友。

  教育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徐青森希望复旦大学深化知识、理论、方法创新,更好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;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;要推动科技自主创新,更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朱忠明表示,120年来,复旦大学与上海血脉相连、荣辱与共,上海每一次精彩亮相都涌动着复旦人创新创造的澎湃动能。

  复旦大学校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,120年来,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50万名具有创新精神等的优秀人才,这是学校最大的贡献,也是最为自豪的成绩。建设创新型大学,复旦大学要为人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,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,不断突破边界、重塑自我,扎根本土、融通中外,始终站在开放引领最前沿。

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27日举行。(复旦大学供图)

  当天的会场上,1905年与2025年的金色字样分列主席台两侧。会场四周悬挂5条红色横幅,上面分别写着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“与时代同步伐,与民族共命运”“教育强国打头阵,自主创新当尖兵”“加快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”“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”。

  校友代表王长田认为,所谓的“复旦气质”,就是既有现实主义的脚踏实地,又有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,在追求卓越贡献社会的同时不忘生活情趣和完善自我。校友代表、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(Tiziana Lippiello)表示,在复旦大学的求学经历让她学会阅读中国典籍和现代汉语,是复旦大学塑造了今天的自己。在她看来,知识意味着责任,教育首先是一种改变命运、塑造未来的力量。

  教师代表、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表示,未来期望带领团队致力于国际一流的研究,提出原创的科学概念,催生全新的科学领域;提出革命性的技术思想,引发产业变革,改变生活方式;解决社会公认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,推动人类文明进步。

  学生代表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焦可馨通过复旦大学“腾飞计划”入学。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肌病团队成员,她参与开发罕见病AI诊断模型,探索基因治疗、生物靶向治疗等创新疗法,打破了罕见病无药可医的困境。她表示,将追随前辈脚步,让复旦精神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璀璨光芒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香港海关侦破洗黑钱集团 涉案金额逾18亿港元

(二十三)加强组织领导,形成发展合力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,加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部门协调合作,形成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合力。加强对绿色金融的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,提高风险早识别、早预警、早处置能力,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、国务院报告。加强各有关部门信息共享,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,引导企业有效开展绿色转型和技术改造,推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政策平稳落地。推动地方政府因地制宜,明确责任分工,建章立制,保障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各项政策有效落地。加强对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宣传,营造绿色金融发展良好氛围。

严把汽车金融风控关

中国是工业大国,多种关键设备保有量全球领先。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,工业领域对先进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,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点领域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,《行动方案》为中国未来几年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投资明确了目标,将有效释放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潜力、增加先进产能、提高生产效率。

国家统计局: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

另一方面是存异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志同道合,是伙伴。求同存异,也是伙伴。”在寻求一致的同时要承认不同,充分尊重多样性,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独特性,理性处理文明的差异,坚持包容和存异的态度。

台风“桃芝”登陆菲律宾 吕宋岛多地发布强风预警

北京4月9日电 (记者 刘亮)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首部配套行政法规——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》(下称《条例》)将于7月1日起生效。《条例》对中国消费领域新老问题作出更细致和严格规定,包括明确禁止“大数据杀熟”。

云南省成立在滇台胞台企公益法律服务团

美国也知道让赖清德“过境”绝非小事,因此只让赖清德途经远离美国本土的夏威夷和关岛。对此,台湾媒体讥为“无头苍蝇”之旅、“屈辱过境”。但对于美国主子,赖清德只能逆来顺受,因为在其心中只有“台独”私利,完全没有台海和平稳定,没有台湾民众的利益福祉。近日,大陆高校师生访问团赴台交流,在岛内大受民众欢迎,也让人们再度体认到要和平、要发展、要交流、要合作的岛内主流民意。这充分表明,赖清德不仅代表不了岛内主流民意,而且站到了民意的对立面。连日来,岛内舆论和民众怒斥其“倚美谋独”只会“破坏和平”“害台毁台”,即是例证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